【//m.xwpdw.com--财经】
退市资产也能超募14亿?
浙江国祥:感谢无良机构的帮衬
这2.3亿先表谢意,韭菜的钱三七分账!
9月28日,浙江国祥(603361.SH,下称公司)发布上市发行公告,拟于10月9日开始申购。也就是过完十一小长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。届时,想必还沉浸在节日氛围中的股民们不明就里就会冲去打新。喜欢狗拿耗子的风云君这时只想大声预警,各位慎重!
因为浙江国祥并不是资本市场的新面孔了,其前身为上市公司国祥股份,后因经营不善连续亏损,卖壳给了华夏幸福(600340.SH)。
如今冲刺IPO的浙江国祥不仅与老国祥股份经营着同样的工商业中央空调业务,而且核心高管人员也都还是那一拨人,时隔10年又回A股,是因为新韭菜长熟了吗?
更可怕的是,作为一家普普通通的制造业公司,浙江国祥此次本打算募集资金7.37亿,却硬生生被拱成21.56亿,是原拟募集资金的3倍左右,超募达14.19亿——其中保荐机构东方证券等中介机构含泪拿走2.28亿。
(市值风云)
正大股份跑A股募资150亿
刚IPO被叫停,背后是泰国首富家族
10月8日晚,上交所公布对正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(“正大股份”)主板IPO终止审核的决定,直接原因是公司及保荐机构中信证券于9月11日申请撤回申报/保荐。全面注册制后,正大投资IPO申报于2023年3月2日获得受理,并已完成一轮问询回复。
正大股份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饲料生产商和生猪养殖企业之一。2019-2021年,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,发行人的饲料产量均位于饲料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前三名。
正大集团主要股东为谢正民家族、谢大民家族、谢中民家族和谢国民家族,持股比例分别为12.76%、12.63%、12.96%和12.96%,其中谢正民、谢大民、谢中民和谢国民系兄弟关系,上述四家族之间不存在一致行动关系,正大集团任一股东持有或控制的股份比例均不超过13%。
公司认为,最近三年正大集团无实际控制人,正大集团为发行人间接控股股东,故最近三年,发行人无实际控制人,发行人不存在通过认定无实际控制人变相规避发行条件的情形。
此外,发行人间接控股股东正大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CPG overseas间接持有正大光明投资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正大光明”)50%股权。截至2022年12月31日,正大光明持有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信股份”,中信股份系香港上市公司,证券代码 00267)20%股份,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中信股份合计持有中信证券18.45%股份,因此,正大集团通过正大光明、中信股份间接持有中信证券的股份。
(财通社)
IPO市场迎洗牌?
153家撤回!586家排队企业前路如何?
企业IPO之路已迎来变数。
2019年以来,随着科创板、创业板相继“开闸”以及全面注册制落地,A股上市公司数量从3757家增长至2023年上半年末的5223家,新股发行数量激增。与此同时,2022年以来,受国内外严峻复杂形势影响,A股一二级市场表现较为低迷,存量资金博弈,增量资金不足,急需逆周期调节。
在此背景下,为落实有关“活跃资本市场、增强投资者信心”的决策部署,8月27日,证监会发布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的相关监管安排,其中强调“根据近期市场情况,阶段性收紧IPO节奏,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”。
政策一出立即引发市场强烈反响,部分投资者担心未来融资将变得更加困难。9月15日,针对IPO、再融资要暂停等传闻,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记者会上表示,近期阶段性收紧IPO节奏,是维护市场稳健运行的安排,证监会、交易所IPO受理、审核、注册等相关工作没有暂停,不存在IPO“关闸”的情况和提高上市门槛的情形。目前,沪深北各板块的定位、发行和上市条件、信息披露要求等没有变化。
虽然不存在IPO“关闸”情况,但市场已然意识到,接下来的上市审核把关会更加严格。证监会也明确表示,“试点注册制以来,证监会实施更加严格、透明、审慎的发行上市监管,充分运用多要素校验、审核问询、现场检查等方式加快问题企业出清。”
那么,IPO阶段性收紧,对市场影响有多大,今年以来企业IPO情况又有哪些变化?
基于Wind披露的相关数据,研究员对截至9月22日的IPO企业情况梳理发现,今年以来,IPO企业的受理数量、上市企业数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,终止上市的企业数量则明显增加。此外,对于受IPO收紧政策影响最大的排队上市企业而言,监管审核趋严,IPO周期或被延长,业绩考验的压力将更加明显。
(投资时报)
苏环院IPO终止:
拟募资“大兴土木”,被罚停业未披露
今年2月28日,深交所受理了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(下称:苏环院)的IPO申请,但在7个月后(即2023年9月27日),苏环院却向深交所提交了撤回申请,随后深交所终止了苏环院的首发审核。
此前,《壹财信》曾关注过苏环院关联方认定、账款往来疑点等问题,而继续研究发现其财务状况、募投项目及信披遗漏等方面也存在疑点和问题。
截至报告期期末,苏环院及其子公司未拥有房屋建筑物。据招股书,苏环院近几年颇有“大兴土木”之势。
在首轮问询回复中,交易所要求苏环院“详细说明各募投项目是否涉及购买房产或土地使用权,是否存在变相用于房地产开发等情形”。苏环院从相关法律法规及土地使用用途等方面论述,并承诺募投项目不用于房地产开发。
宿迁市生态环境局于2020年11月25日印发了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》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》第三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,对苏环院作出如下处罚决定:对编制的上述两份《报告书》存在评价结论不合理等严重质量问题的违法行为,禁止苏环院六个月内在宿迁市从事环境影响报告书、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。
招股书并未对该处罚进行披露,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执业质量或存在疏漏。
首轮问询中,交易所就对苏环院和华泰联合“信披披露和执业质量”提出质疑,并具体提出5条修改要求,提醒保荐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招股说明书进行全面完善,切实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及执业质量。
(壹财信)
芬尼科技多处信披有矛盾
前员工经销商毛利率低
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芬尼科技”)是一家围绕热泵产品开展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及服务一体化业务的公司,其主要产品为空气源热泵及其相关产品,产品功能主要划分为泳池恒温热水、采暖(制冷)、生活热水和烘干等,广泛应用于家庭、商业和工农业等三大领域。
今年6月30日,芬尼科技在深交所网站披露了招股说明书,拟登陆深交所主板,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,审计机构为天健会所。7月25日,深交所对其发出第二轮问询函。
据招股书施工流程图,产业园项目建设周期为24个月,根据报告期在建工程情况,产业园项目从2020年建设至2022年,2022年产业园项目转固金额占比尚不足两成,不知项目建设期是否会超过招股书所示的两年时间。
同样,据招股书所示的施工进度表,另一募投项目热泵部件制造项目的建设周期为36个月。而该项目环评文件则显示,其施工周期为24个月。
除与环评文件信披有出入外,招股书与同行可比公司的年报也存在矛盾之处。
芬尼科技选取了美的集团、格力电器、海尔智家、华天成、派沃股份作为同行业可比公司,同行可比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、挂牌公司年度报告。
据芬尼科技招股书,美的集团报告期内的速动比率分别为1.14、0.91和1.04。但美的集团2021年和2022年年报显示,其2020年-2022年速动比率分别为1.10、0.87和0.98。
(壹财信)
智慧互通IPO辅导持续更换券商一波三折:
去年两次被执行人,爱泊车优势存疑
近日,在这一领域有着一定知名度的智慧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,智慧互通或爱泊车)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,市场预计公司或将很快冲刺A股上市进程,据传该次上市板块为科创板。
公开信息显示,智慧互通曾于2021年1月18在河北证监局办理过上市辅导备案,拟在科创板上市,当时辅导券商为中信建投,但辅导过第五期(2022年4月14日)后,智慧互通或主动申请撤回辅导备案。
2022年6月15日,公司改由东兴证券进行二次上市辅导。如今,智慧互通再次更换辅导机构,已经算第三次备案上市辅导。
也就是说,两三年的时间,仅上市辅导就整整更换了三家券商,可谓一波三折。
(港湾商业观察)
江南新材IPO:
刀刃上的前行者,龙虎山下“真名士”
相比古时张天师在龙虎山中炼丹丸,如今位于鹰潭工业园区的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:“江南新材”或“发行人”)却在龙虎山下炼铜丸(铜球),当然所炼铜丸非人之所服用,乃PCB线路板工业电镀之用,此外江南新材还有氧化铜粉以及埋嵌铜基散热片业务。本次江南新材欲在上交所主板发行不超过3,643.63万股普通股,募资38,436.88万元主要用于年产1.2万吨电子级氧化铜粉建设项目。
“寻龙分金看缠山,一重缠是一重关,关门如有八重险,定有王侯居此间。”只要发行人招股书中涉及虚假陈述就难免会有异像,也就跑不脱《鬼吹灯》里的上述寻龙分金口诀。发行人招股书中究竟有没有藏着“大货”,请大家提好风灯紧跟估值之家踏上江南新材招股书里的“摸金”之路……
首先引入我们眼前的是龙虎山上“楼台采翠远分明,闻说仙家在此城”,龙虎山下的江南新材电炉全开、重卡进出络绎不绝、产销一片火爆……但细观之处异象也随之而出。
招股书披露发行人以2020年7月31日股份制改造基准日,当时经审计的净资产账面净资产为42,315.16万元,而招股书上的财务报表显示发行人截止2019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为27,763.30万元,仅仅7个月过去发行人净资产就增加了14,551.86万元,而招股书同时显示在此7个月内,发行人只有一次新增注册资本1,455.86万元,也就是上文中讲到的“徐上金又一口气引入了以上海长三角和浙江容腾等8家以小基金为首的外部投资者(其中还有个诡异的个人股东李兴建)”。
明明是只新增一次注册资本1,455.86万元,发行人为何就将其放大了刚好10倍达到14,551.86万元,难道发行人这7个月内没有盈利的净利润转入到未分配利润而导致净资产增加的吗?
更何况此次增资时的作价为14.97元/注册资本,再怎么算也不会整出个刚好10倍的数出来,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该7个月内发行人严重亏损7.242.36万元,而招股书显示发行人2020年净利润7,271.45,难道发行人后5个月内又大反转盈利14,513.81万元不成?所以说发行人股改前后的财务数据内部逻辑关系严重混乱。
(估值之家)
(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本文不作为投资参考指导,读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!)